自2018年中国十大娱乐赌博城网址成立以来,立足攀西试验区钒钛产业,强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科研经费累计达到2000多万元,其中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0多项,经费近1000万元;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工程技术类课题经费近1500万元,学院教师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150余项。
(一)学院围绕攀西试验区钒钛产业深度开发,开展了大量校企合作项目
1、承担了大量攀枝花市内外钒钛企业横向课题
中国十大娱乐赌博城网址教师承担来源于政府、事业单位、生产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年均横向课题经费约300万元,95%以上都涉钒涉钛,包括规划报告、工程技术研发。如为钒钛高新产业园区提供《攀枝花钒钛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钒钛规划》服务、受企业委托开发的《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深加工研究》、《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入炉条件研究》和《煤气闭环利用的钒钛磁铁矿粉深度自还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TiO2基低压压敏陶瓷的制备研究》、《爆炸复合焊接技术制备低成本超薄钛铝复合材料》等横向课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钒钛科研成果转化多,较好地促进了本市钒钛产业发展
获得涉钒涉钛类授权发明专利1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转让及应用60多项,产生较为显著经济效益,为企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如《碳化钛和碳化钒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膨润土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等项目实现成果转化,《高纯五氧化二钒的制备》促进企业产品升级与技术革新。
(二)钒钛科研反哺钒钛特色教学,教师科研助力推进产教融合
1、具有钒钛特色的本科生理论课程体系
在学院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均围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以钒制品、钛化工产品、海绵钛、钛及钛合金等产品工艺过程、相关设备为案例,开设了《钒钛制品生产工艺与设备》特色课程建设,编写了教材和教案,以全面提升学生对钒钛相关产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认识钒钛制品深加工技术水平,了解绿色开发技术及环保要求。同时还开设了《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钛合金及应用》、《转炉提钒》、《钒钛功能材料》等具有显著钒钛特色,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钒钛深加工等特色课程,本科生在钒钛材料、冶金领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
代表性成果通过产教融合,转化成了具有钒钛特色的系列教材,如《钒钛材料》、《钒钛产品生产工艺及设备》、《钒钛功能材料》、《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等教材群,有力地支撑了具有钒钛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及“钒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科专业与钒钛产业紧密绑定,把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相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人才的培养钒钛产业链直接对接,形成了内在联系紧密的攀西战略资源开发专业集群,强力支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钒钛之都”和“攀西试验区”建设。
2、与钒钛产业密切对接的具有钒钛特色的实践教学
学院各专业在实验、实训、实习、创新训练及毕业设计等方面,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训练项目,在本科生及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中开展具有钒钛特色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工程能力强,参与工程技术类课题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联合培养单位的高度认同。
(1)实践课程设置突出钒钛特色,案例教学与企业深度融合
在学院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分别在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融入来源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钒钛类项目,包括钒钛产品制备及性能测试、钒钛企业生产实习、钒钛产品工艺设计、钒钛新材料研究、钒钛生产车间设计、项目设计等内容,使学生在掌握材料类专业实验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钒钛制品加工、钒钛产品性能检测、钒钛产品工艺和项目设计等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如在《材料制备加工与性能测试综合实验》课程中开设“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性能测试”、“碳化钛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及性能测试”、“铝热法制备钛合金及性能测试”等项目,在深度拓展等实训环节开展《钛合金粉末冶金实验》训练,在《产品工程实训》环节开展《球形钛粉制备及性能检测》,在《材料工程虚拟仿真综合实验》环节开展钛合金相图计算,等等。
近年来还进行了基于工程能力提升的生产现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生产实习紧密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钒钛产品的深加工,使学生深入企业,深入实践,并从实践中提炼出问题,在毕业设计中进行解决。如与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围绕钛基硬质合金材料及器件,与攀枝花力天工贸有限公司围绕3D打印钛粉,与攀枝花天民钛业有限公司围绕钛及钛合金器件,与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利用钒钛尾矿开发微晶陶瓷玻璃,与攀枝花七星光科技有限公司围绕磷酸铁新能源材料等联合研发的项目为载体,设计毕业论文题目,由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既培养了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突出钒钛优势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大创”计划和学科竞赛等活动。先后获得国家、省、校级“大创”计划项目100多项,获奖学生近500人次。组织学生参与了全国“蔡司•金相学会杯”金相大赛、混凝土设计大赛、“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和四川省材料设计大赛等专业学科竞赛活动,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0余项。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效果突出。
在每年的大创计划中,80%的创新训练计划都有钒钛相关,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有“溶液燃烧合成制备纳米磷酸钒锂”、“新型多孔钛催化剂载体制备研究”、“化学沉淀法制备钛酸锶纳米粉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的稀土掺杂改性研究”、“碳氮化钒钛基金属陶瓷的研制”、“TiC钢结硬质合金制备工艺”、“铝热还原法制备钛黑(Ti4O7)陶瓷材料实验研究”、“高钛型高炉渣光催化性能优化研究”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学科竞赛项目中,有相当多的项目与钒钛有关,获得国家省级竞赛奖励的100%都与钒钛相关,比如“利用高钛型高炉渣制备的轻质高强混凝土砖”,获得全国混凝土大赛三等奖,“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优化服务”、以球形钛粉研发、生产、销售为主题的“钛智造”、“纳米钛白涂料”等项目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
(3)研究生培养专注钒钛领域
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研究课题紧密围绕合作企业技术革新、转型升级,开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钒钛新材料研究,以来源于企业的工程技术类课题作为研究内容,与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如与企业联合开展的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指导的硕士论文《钛精矿氧化球团制备及其冶炼钛渣工艺》研究;《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温度场模拟及实验研究》;围绕四川省重点计划项目与成都科力特公司等企业联合攻关指导的关于钒钛基硬质合金粉体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应用的硕士论文,围绕攀枝花市钛海科有限责任公司硫酸法钛白工艺改进及综合利用指导的硕士论文《低浓度工业钛液制备颜料钛白之水解过程及机理研究》、《低浓度工业钛液制备颜料钛白之盐处理煅烧过程研究》,等等。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有的继续攻读博士,有的在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就业,已成为钒钛领域的科研骨干和技术骨干。
(4)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建立了20多个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每个联合培养基地都聘请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其中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宜宾天原化工有限公司、中科院过程所作为本学位点联合培养基地,为本科生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给予了全程指导。目前联合培养基地的30余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参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全程指导。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凝练研究方向、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构建材料与化工学位点研究生招生、管理、教育、培养、资助、评价、就业体系,为力争建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点谋篇布局。
积极争取学校及校级科研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建好用好科研实验室和中试基地设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考评,提升科研团队质量,力争建成1-2个校级科研团队,1-2个省级创新团队;鼓励科研团队申请更多纵向和横向项目,坚持“走出去”,积极与更多企业对接,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和专利的转让、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力争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历史性突破;梳理学院重大科研成果,申请省级成果评价,争取省部级高级别科技成果奖,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历史性突破;加强各方工作力度,争取国家级项目有新的突破。